第440章 疑惑万分_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
太平小说网 >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 > 第440章 疑惑万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0章 疑惑万分

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,方知是水浒正文卷第440章疑惑万分吃完饭,出了酒楼,赵柽问卢俊义和岳飞:“听说过这杨公子吗?”

  两人皆是摇头,赵柽又看向坐在马车上啃着羊腿的欧阳北:“可知道杨公子和星辰移?”

  欧阳北愣了愣,随后笑道:“杨公子啊……”

  赵柽皱眉:“别卖关子。”

  “嘿嘿……”欧阳北放下没剩多少肉的羊腿,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掌油腻,道:“公子,这人可有大名啊。”

  赵柽走过去坐到车辕上,疑惑道:“甚么大名,我这两年南征北战,怎没听说过?”

  “公子不知道他,是因为此人行踪飘忽不定,而且虽在江湖,却与寻常江湖人不同,少和那些穷哈哈来往。”欧阳北道。

  “却是为何?”赵柽纳闷。

  欧阳北思索道:“此人乃是隋朝皇室后裔,不少金银钱财,身边也有追随者,但做事却与江湖若即若离,所以一般人少于谈论,不过他的名气确实大,尤其星辰移武艺,号称罕逢敌手。”

  赵柽道:“隋朝皇室后裔?”

  欧阳北点头:“正是,据说传承还算靠谱,应该不假。”

  赵柽道:“叫什么名字?”

  欧阳北道:“叫做杨原。”

  “杨原?复原的原?”赵柽冷笑道:“隋朝都灭亡几百年了,还想着要复原吗?”

  欧阳北讪笑道:“公子,或许这杨原心中一直认为隋没有亡也不好说。”

  赵柽沉吟道:“星辰移是怎么回事?”

  欧阳北想了想:“传闻这是隋灭后到唐末,杨家一个武艺天才所创,那人叫做杨仙芝。”

  “杨仙芝?”赵柽摸了摸下巴:“怎么与唐末起事造反的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同名?”

  欧阳北笑道:“公子,江湖上说,当年造反的王仙芝其实就是杨仙芝,只是初时为了隐匿行事,用了母姓,揭竿之后,就延用下来,而星辰移便是此人所创。”

  “居然还有这事?”赵柽有些讶异,他知道王仙芝和黄巢都是武艺高强之人,却没想过王仙芝竟有此种来历说法。

  “公子,正是如此。”欧阳北道:“杨家代有传承,原本是于扬州之地,后来搬去了江南杭州,听闻宅子就在杭州的西湖湖畔,杨家后人与杭州一些武艺世家广有联姻。”

  “倘若扬州倒是不会错了,当年隋炀帝在那里经营许久,留些后手传下血脉也并非不能。”赵柽皱眉道:“后来为何又搬去杭州,还与武艺世家联姻?”

  “公子,搬走的原因却不知晓,不过估计与联姻之事有关,以往的杭州武艺世家王、苏、白、苑等都与杨家有过姻亲,王家就是杨仙芝的母家。”

  “王、苏、白、苑?”赵柽闻言双眉扬了扬,瞅向旁边的萧敏。

  萧敏呆下,道:“二郎,不会是我母家的那个苏家吧?”

  赵柽道:“这却是不好说了。”

  欧阳北继续道:“不过近些年来,这四家里有三家衰落,只白家还保持些声名,属下倒是不知那三家是否依然还住在杭州,或者搬去其它地方。”

  赵柽道:“这杨原来嵩山了,据说要踢嵩山武寺。”

  欧阳北闻言脸皮抽搐:“杨公子要挑战嵩山武寺?”

  赵柽道:“正是如此,酒楼内此刻不少江湖人,都是来看热闹的。”

  欧阳北道:“那属下上楼去打探打探,说不得有认识的正好仔细询问一番。”

  赵柽道:“速去速回。”

  欧阳北应了声“是”,便下车上楼,约莫半刻钟时间回返,对赵柽道:“公子,属下遇到个多年之前的相识,也是前来凑热闹的,叙了片刻旧,知道那杨原大概明日就到,然后会直接上嵩山登门挑战。”

  “明日就到?”赵柽琢磨了几息,看向众人:“先去安顿下来,然后上山走一遭,瞧瞧这嵩山武寺如何个境况。”

  众人说好,便去寻找客栈,这嵩霞镇上的客栈也是不少,但眼下江湖来人太多,便担心没有空处,可到了才知竟有些多虑,各座客栈确实早就订出不少房间,可都是通铺和一些小房,至于独院之类的昂贵处,却是住得寥寥无几。

  赵柽要了个院落,然后将物品杂事都安排好,留了欧阳北看家,便带几人出门而去。

  这嵩霞镇外的上山位置,正是直通嵩山武寺的,一路走去风景宜人,沿途也遇到些同样上山,想要先睹嵩山寺风采的江湖人,便是听着谈论什么都有,站台嵩山寺的,站台杨公子一边的,吵吵闹闹,也得到许多消息和轶闻。

  其中说得最多便是嵩山寺的武艺,有人认为是浪得虚名,有人则认为确有绝技,吵闹不休,甚至脾气暴躁的当场竟动起手来。

  赵柽几个边瞧热闹边走,约莫一个多时辰后,已经可以看见嵩山寺的山门。

  这座嵩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,有禅宗祖庭之称,只不过禅字虽高深,但学佛的大抵不会全学禅宗,其它各显宗有的佛徒比禅宗人数更要多。

  嵩山寺还有一样闻名便是武艺,江湖传说寺内藏有七十二门绝艺,样样都能强身健体不说,更能搏击争斗。

  嵩山寺内有武僧,武僧中又分棍僧、刀僧、拳僧三种,都擅长对战,江湖人所谓的寺内和尚凶恶,指的就是这些武僧。

  唐初时,嵩山寺十三和尚因助唐建国有功,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封赏,赐田千顷,水碾一具,并称嵩山武僧为僧兵,自此,嵩山寺名扬天下,被誉为第一名刹。

  而最鼎盛之时,嵩山寺拥有土地一万四千多亩,寺基五百四十多亩,楼台殿阁五千余间,僧徒达到两三千人,禅宗自此兴盛,于唐朝时乃是显宗第一。

  到本朝时,仁宗皇帝也曾扶持,在嵩山寺建庙,东京城内设下院,朝中不少大臣都信奉禅宗。

  赵柽此刻看到那山门,果然宏伟壮观,气势不凡,嵩山寺三个大字,墨笔描金,彰显真意。

  这时那寺门前有人来往,这寺因为接受香火,所以平时是不关闭的。

  不过因为今日江湖人太多,所以寺内出来不少和尚主持秩序。

  赵柽瞅了片刻,道:“先进里随便走走。”

  他们到了近前,刚要入内,立刻有一肥胖大和尚立掌唱佛号,询道:“请问几位施主前来鄙寺何为?”

  赵柽奇道:“以往可有这般规矩问询?”

  肥胖大和尚苦笑:“不怕施主得知,以往倒是没有的,只是明天鄙寺有不速之客到访,江湖客人增多,主持方丈交代询问一下,好计算明日的观看人数。”

  赵柽道:“计算了又如何?”

  肥胖大和尚道:“计算后若实在人数不少,那就写上一块牌子立在山下,让寻常的礼佛百姓明天不必上山,免得到时纷乱,伤了无辜之人。”

  赵柽点了点头:“慈悲为怀,倒是佛祖本意。”

  大和尚道:“还请问施主是来自江湖,还是平常参佛?”

  赵柽道:“却不是什么江湖,也不知明天之事,只来参佛,顺便拜访一位长辈。”

  大和尚奇道:“我观施主乃是富贵之人,必然出身不凡,鄙寺山野,怎会有施主的长辈在内?”

  赵柽瞅他道:“大和尚莫非练武练傻了?佛门之中,焉有富贵薄贫之说,不过学佛修佛而已,众生岂非相同?”

  “惭愧!”大和尚脸色微红道:“是小僧迷相了,不知施主那位长辈法号如何称呼,若是小僧识得,自当替施主前往招呼。”

  赵柽闻言玩味地看他,几息才道:“既然来首要参佛,此事便放在其次,这参佛吗……自要奉上香火供养,我也是持家修士,日里只为积攒功德。”

  大和尚顿时眼睛亮了亮,还未待开口,就看那边岳飞解下身上包袱,轻轻晃动,里面叮当脆响。

  大和尚立刻脸上堆起笑容,他已经听出来,那是银子碰撞的声音,绝对不是铜钱,铜钱可没有这般悦耳动人。

  “施主实在太客气了,太客气了。”大和尚咧嘴笑道:“施主既然居家修行,便是我门中人,在这里说话实在有些怠慢,还请前往客堂一叙。”

  赵柽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  大和尚忙回头吩咐了其他僧人一番,然后又宣了个佛号,道:“施主这边请。”

  赵柽笑着道:“大和尚请。”

  说完,众人一齐向寺内走去。

  这时早有江湖客在门前瞧见这一幕,有那心直口快的不由低声骂道:“甚么清静之地,不还是看人下菜碟!”

  旁边有人听到,不由嗤笑道:“人家有供奉,你可有吗?没有还酸什么。”

  那人气道:“谁说我没有,本来我也是想要买些香来烧的。”

  “你买也不过是买些铜钱,还要拿了寺内香枝去燃,你这不是供奉,就是简单的烧香,人家那包袱里是什么没听出来?可都是响当当的白银,抵你成千上万了,这才叫供奉。”

  那人道:“佛家不是说众生平等吗?怎能看供奉多少行事?”

  “和尚可没说供奉多少,你若去问,人家只会告诉你和那公子有缘法,所以入里详谈,与你则无缘法,毋须请去,你自家慢慢逛就好了。”

  “我呸,什么剑渡江湖客,佛渡有缘人!”那人辩不过,气得脸色发青,猛地一跺脚,啐了一口,连寺也不进了转身便走。

  赵柽几人跟着大和尚来到一处客堂,只见这里规整,知道大和尚在这嵩山寺有些权利,便问道:“大师如何称呼?”

  “施主,贫僧法号真信。”大和尚请几人坐下后道,接着又命小沙弥前去煮茶奉来。

  赵柽冲岳飞示意,岳飞过去将包袱递给真信,赵柽笑道:“这供奉之事我也不亲自去办了,就托真信大师带代劳便好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p18.cc。太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tp1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